<{配资之家}>【山石说ASIC】•第7篇:数据洪流下的大象流,如何影响网络稳定?{配资之家}>

【山石说ASIC】•第7篇
面对数据洪流下的“大象流”,您是否稳如泰山?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据洪流席卷各行各业。 在这些流量中,有一类尤为特殊,它就是“大象流”——那些持续时间长、数据量庞大的单条数据流。它们不是轻巧的“小汽车”,而是庞重的“大卡车”,一旦出现,便长时间占据“车道”,吞噬大量网络资源。无论是金融行业的跨地域灾备、运营商的骨干网分发,还是互联网云存储同步、影视超高清视频传输,大象流几乎无处不在,成为影响网络稳定与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挑战。
CPU的“软肋”,如何被“大象流”击溃?
面对“大象流”的冲击,传统的防火墙架构显得力不从心。传统防火墙依赖通用CPU进行软件转发,其多核性能的发挥依赖于RSS(接收端缩放)机制。在常规流量下,该机制可将不同会话的流量分散到多个CPU核心上并行处理,效率可观。然而,一旦遭遇“大象流”,其底层架构的局限性便暴露出来,直接威胁业务稳定。
其核心瓶颈在于为保障数据包顺序而设计的“单队列-单核心”绑定模型。具体而言:

ASIC硬核加速,驯服数据巨兽的“芯”秘诀
山石网科ASIC防火墙正是为解决“大象流”处理难题而生。它不单独依赖通用CPU架构,而是搭载专为高速数据转发定制的ASIC安全专用芯片,通过硬件层面实现的快速路径与慢速路径分离机制,结合动态流量调度技术,从本质上突破了大象流导致的单核性能瓶颈。

性能与安全兼得,为核心业务保驾护航
可以看出,传统防火墙在“大象流”面前的困境,恰恰是山石网科ASIC防火墙的价值所在。它通过ASIC安全专用芯片,将CPU从繁重的转发任务中解放出来,赋予网络前所未有的高吞吐、低时延和高稳定性。使其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大放异彩:在金融领域,它能够保障每日TB级数据同步的稳定快速;在运营商网络中,可以实现骨干网数据分发的零延迟;在影视行业,能够确保超高清视频传输的流畅无卡顿。它不仅是一台硬件安全设备,更是为企业海量数据传输提供坚实保障的“守护者”。
山石网科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厂商,由一批知名网络安全技术骨干于2007年创立,并以首批网络安全企业的身份,于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股票简称:山石网科,股票代码:)。
现阶段,山石网科掌握30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申请570多项国内外专利。山石网科于2019年起,积极布局信创领域,致力于推动国内信息技术创新,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安全芯片战略。2023年进行自研ASIC安全芯片的技术研发,旨在通过自主创新,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安全保障。目前,山石网科已形成了具备“全息、量化、智能、协同”四大技术特点的涉及基础设施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运营、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AI安全、安全服务、安全教育等10大类产品及服务,50余个行业和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