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股票配资开户网站平台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596123666

天津医科大学:双一流、211高校,多项计划试点及联盟成员

配资网平台 配资之家 2025-08-04 14 次浏览 0个评论

<{配资之家}>天津医科大学:双一流、211高校,多项计划试点及联盟成员

坐落于天津市的天津医科大学( ),简称为“TMU”,它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高校。该校属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其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它还是国家最早获批试办八年制的两所医学院校之一,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医学院校之一,并且是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的成员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于1951年创建,它是经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设立的高等医学院校。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和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该校被认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10月,它成为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高校。

到2023年3月为止,学校拥有气象台路和广东路这两个校区,设立了19个学院(系)以及1个独立学院,还有7所大学附属医院,开办了21个本科专业;具备5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8669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在校学生有11170人,其中本科生5462人、硕士生3886人、博士生1069人、学历留学生753人。

学校前身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设立天津医学院。1951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天津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1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政府命令,任命朱宪彝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宣布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

1952年7月,首届50名学生被招收。同年10月15日,在黄敬市长的操持下,天津医学院举办了成立大会。

天津医科大学专业设置_天津医科大学历史_天津中专学校有哪些专业

在1956年,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天津市立总医院完成了更名。

1958年,天津被划为河北省的一个直辖市,学校名称变更为天津医科大学。

1962年9月,中共天津市委和天津市人民委员会作出决定,把天津医科大学和市卫生局下辖的天津医学院进行合并,重新恢复“天津医学院”这一原名。

1972年,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

在1977年,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得以重新开启。

1978年,学校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学校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可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1年,学校教学医院的资质得到了卫生局的批准,河东医院等位列其中。

1987年,国家教委将该学校确定为可招收来华攻读本科学位留学生的院校。

在1950年的时候,天津市卫生学校宣告成立。

1961年,天津市卫生学校得以恢复,它是由天津医学院中专部的三个专业、护士助产学校的助产专业以及保育学校的保育士专业合并而成。学校校址从广东路迁至马场道265号。

1979年3月,获国务院批准,学校升级为天津医学专科学校,由市教育局与卫生局共同领导,同时保留中专部,各项工作均由医专统筹管理。

1984年6月,依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设立了天津第二医学院,同时把中专部改称为天津第二医学院中专部。

1992年9月,天津第二医学院中专部变更名称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合并组建

1993年,天津市委和市政府作出决策,让天津医学院和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当年12月,这一决策获得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合并成立天津医科大学;同一月,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1997年,天津医科大学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并正式设立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

在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宣告正式成立。

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此时学校的博士点数量达到了44个。

天津医科大学历史_天津医科大学专业设置_天津中专学校有哪些专业

2006年,全国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将天津医科大学选定为成员单位。

自2010年开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3个临床专科陆续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在2013年5月,被选入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之列。同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入选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的高校。也是在这一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得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批准。

2015年11月11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的意见》,天津医科大学自此正式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2017年8月23号,天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合作共同创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9月,该校被选入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月,天津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2018年3月份,该校被纳入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在2019年4月25号,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宣告正式成立。到了9月,该校入选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11月20号,天津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签订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12月3号,天津医科大学等6所医学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同一年,天津医科大学跻身全国首批招收医学技术硕博士生的3所院校之列。

2022年5月14日,南京医科大学承办了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大会。此联盟由36所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构成,天津医科大学成为其中一员。

天津医科大学专业设置_天津中专学校有哪些专业_天津医科大学历史

院系专业

到2023年3月的时候,学校有1个独立学院和19个学院(系),还有7所大学附属医院,设置了2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到2023年3月为止,学校连同大学医院在内,当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866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有797人,副高级职称的有1608人。该校拥有国家级人才达138人次,具体来说,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外籍院士1位;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以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以及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有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有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此外,该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4个。

中国工程院有两位院士分别是吴咸中、郝希山。

尚永丰: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建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天津市教学方面的知名教师有:王建华、田心、陈锦英、娄建石、张云亭、孙保存、姚智、李光、刘运德、黄国伟、高平、李云生、张欣、周晶、赵岳、李广平、邵宗鸿、马骏、王润玲、汤乃军、李会强、徐勇、于春水、张雪君、李长义

教学建设

到2023年3月为止,学校拥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和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还有38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获得10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教学名师);获批3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有1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6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具备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和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涵盖: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以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以及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涵盖: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创新试验区、复合型高级护理人才培育模式创新试验区、医学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育模式创新试验区

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包含: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医学表观遗传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开展试点工作,包括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试点,以及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改革试点。

天津市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英语实训中心、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康复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市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2009年起,至2023年3月,学校斩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以及3项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4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

学科建设

到2023年3月为止,学校具备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包含3个天津市顶尖学科、4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9个学科领域在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中位居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里处于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博士后科研站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博士后科研站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站点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为: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

博士专业学位可授权的领域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具备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哲学、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涵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统计、应用心理、药学、护理、公共卫生

被列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有:临床医学(自定)

科研合作

2023年6月,香港理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搭建了科研合作平台。双方会整合研究优势,一同探寻眼病的致病因素和控制办法,还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大数据资料库,构建眼病筛查体系。

自2004年起,香港理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开启了学术及科研方面的合作。到2019年,双方携手组建了“眼视光与视觉科学联合实验室”。借助两校研究人员的跨学科协作,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同时培养眼科护理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有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并推动知识成果的转化。

科研平台

到2023年3月为止,学校拥有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研究所,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当下有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还获得了滚动支持。

科研成果

自“十二五”起至2023年3月,学校总共承担了3023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所获经费超过15亿元。同时,学校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1项,其中涵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3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2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以及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学校获批成为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在2015年,学校有两个项目荣获该年度的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血清新型生物标记物指导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基础与临床”项目拿到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微小RNA()对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与机制研究”项目则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年,尚永丰院士凭借在天津医科大学开展的研究工作,其申报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2018年,学校有10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的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这之中,有3项成果拿到了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成果获得二等奖,5项成果收获三等奖。

奖项

项目

第一作者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基于脊柱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及微环境理论的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

冯世庆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

郝希山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郝希山